暗箱操作、业绩下滑、市值缩水,名创优品,下一个瑞幸?

发布时间:2022-08-05 17:03:11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h 点击量:2723

名创优品是否在其核心商业模式上撒谎?

近日,海外沽空机构对外发布了一份针对名创优品的沽空报告,直指名创优品存在三大问题:所谓的独立加盟商网络,其实全由公司高管秘密经营;

董事长叶国富“暗箱操作”,有侵吞股东资产之嫌;

对投资者隐瞒业务下滑实情,营收自2018年峰值缩水40%以上。

“名创优品更像是一个衰落的实体运营商,应该对其重新进行估值。”

对此,创优品方面回应称,做空报告毫无依据,且包含误导性,将适时做出进一步披露。

即便如此,这份“空袭”,依然打破了名创优品港股、美股双重主要上市的“安全感”,使得其总市值共蒸发约40亿元。

1、名创优品被控“多宗罪”

公开资料显示,名创优品于2020年10月正式登陆纽交所,定价20美元。去年2月,名创优品股价曾一度达到35.21美元/股的历史高点,总市值也突破百亿美元大关,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。

赴港上市还不到半个月,名创优品收到了一份做空报告首先被质疑的就是商业模式,所谓的独立加盟商网络,其实全由公司高管秘密经营。蓝鲸资本名创优品进行了7个月的调查后认为名创优品有620多家门店是归属于公司高管或是与董事长关系密切的有关人士。但在此之前,名创优品声称公司99%的门店由独立于公司的加盟商经营。同时,机构认为,董事长叶国富通过与上市公司名创优品合资建立企业,转移了上市公司IPO时的数亿元募集资金。更重要的是,蓝鲸资本认为名创优品隐瞒了业务下滑的实情做空报告表示,名创优品曾承认其收入在2018年达到170亿元人民币的峰值。但根据名创优品上市招股书披露的业绩,2019财年至2021年财年及2022财年上半年,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则减少到93.95亿元、89.79亿元、90.72亿元、54.27亿元。

总体上,蓝鲸资本指出,名创优品并不像投资者认为的那样是轻资产高利润的业务,他们的调查显示,这家公司更像是一个正在走向衰落的实体运营商。

2、“类直营加盟”进退两难

一般情况下,沽空机构指控上市公司的问题点主要集中在财务造假、业绩预期等方面,比如瑞幸的销售数据造假,蔚来被指业绩超预期等。而此次Blue Orca Capital对名创优品的“致命三连问”中,两个都涉及到了名创优品的“类直营加盟模式”。

了解名创优品“发家史”的人应该知道,名创优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,离不开其在品牌、产品、渠道上的创新打法。

在品牌定位上,名创优品走的是日系风,逐步树立起简约时尚的品牌形象;在产品定位上,名创优品靠着缩短账期等方法压低进货价格,主打“极致性价比”;而在渠道上,名创优品采取的“类直营加盟模式”,这样的打法既能满足轻资产快速扩张,又能保证门店的品质把控。还能保证名创优品都能做到“旱涝保收”。

不得不说,在发展前期,“类直营加盟模式”确实帮助名创优品承担了大部分经营风险,造就的规模效应也一直是名创优品的主要壁垒及利润来源。但时间久了,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。2019~2021财年,名创优品单店收入分别为270万元、220万元以及190万元,同比跌幅分别为19.8%和11.3%。

这是因为加盟扩展模式随着门店的不断增多,开始边际效用递减,也让名创优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:扩张快,会拉低单店收入,影响整体盈利水平;扩张慢,营收增长就放缓,业务就会陷入瓶颈。说到底,仅凭单一的市场扩张终究是有上限的,一旦走到头,营收多样性不足的问题就会显露出来。名创优品想“躺”在加盟店上一直数钱,怕是有些天真了。

 

名创优品这几年尽管陆续讲述了下沉市场、品牌出海、潮玩赛道等众多“新故事”,但始终效果不佳,业务表现低于预期。而这背后既有名创优品对渠道模式的懈怠、对品牌认知的不足、对原创的投入力度不够,也有在更多领域浅尝辄止。待到同类型的对手不断出现,原有的策略逐渐失效时,名创优品就必须找到更多的竞争护城河。眼下,尽管不排除这份做空报告是有失偏颇的,但其中提到的某些问题也算是“肉眼可见”,切中了投资者的内心,这对于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名创来说,造成的伤害不容小觑。
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400-997-2996;邮箱:service@Juming.com。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:聚名企业服务 暗箱操作、业绩下滑、市值缩水,名创优品,下一个瑞幸?
关键词: 名创优品瑞幸
联系我们

服务热线(工作日9:00-18:00)

400-9972-996
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
客户经理推荐

昵称:莹莹

QQ:

电话:17756009013

在线咨询